为深化学生对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认知,近日,我院和秀涓与蓝晓霞老师共同带领24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前往南宁市良庆区宋厢社区,开展以“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为主题的基础调研活动。
在社区负责同志的引导与讲解下,师生们首先参观了社区创新打造的“智慧治理直播间”。该直播间是社区运用数字化手段促进各民族居民交流、服务与参与的重要平台,通过线上直播政策宣讲、民族文化展示、邻里互助信息发布等形式,有效打破了时空隔阂,增进了社区内不同民族成员间的了解与互动。
随后,师生们移步至社区“新义仓”实践点。这里不仅是传统的物资循环与爱心传递站点,更创新性地融入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社区负责人介绍,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治理、邻里互助、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可获得相应积分,并在此兑换所需物品或服务。这一模式将志愿服务予以量化、激励和回馈,形成了“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循环体系,有效激发了各族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在无形中增进了情感联结,营造了“邻里守望、民族相亲”的和谐氛围。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社区精心打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广场。通过宣传栏、浮雕墙等多元形式,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符号以及团结奋进的时代风貌。师生们漫步其中,直观感受到了社区在空间营造与氛围渲染方面,为增强各族群众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付出的努力。和秀涓老师现场点评指出,宋厢社区将抽象的共同体内涵转化为可感触的社区环境与日常实践,是空间社会学与民族社会学研究的鲜活案例。
此次调研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为研究生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田野观察机会。参与调研的研究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地走访,他们对民族互嵌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及其在基层社区的生动体现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一审:和秀娟;一校:蓝晓霞;二审:卢明威;二校:荣毅玲;三审:吴少进;三校:尹贻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