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我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在宁明县桐棉镇那么村开展非遗手工教学和红色文化调研活动。由1名带队教师和17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为当地40余名留守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
在非遗手工课堂上,实践队员们使用彩色工艺铁丝(俗称"扭扭棒"),手把手教导孩子们制作具有壮乡特色的手工花卉。课堂负责人李艺表示:“通过这样的手工实践,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传承民族工艺文化。”9岁的留守儿童黄嘉坪捧着自己制作的花朵开心地说:"我要把这个送给妈妈,她一定会喜欢。"制作结束之后,全部成员一起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到祖国地图的图纸上,并将其作为展出作品,展览在村委广场上,引来了村民的观摩和夸赞。
当天下午,实践团在驻村第一书记马万里的带领下,走访了有着38年党龄的老村支书凌德锋。凌老支书向师生们讲述了1979年那么村民兵们支援对越作战部队的红色故事,他还特别分享了在90年代初期,他与那么村的“红色电影墙”的故事,介绍了宁明县抵边村的红色教育资源,他建议将这些素材融入当地学校的国防教育。带队教师农云霞介绍,团队已收集口述史料上万余字,将整理成红色文化档案。
此外,实践团还组织当地儿童排练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头功武术等文艺节目,为即将举办的乡村文艺汇演做准备。村民黄美芬表示:“大学生们带来的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据悉,实践团将在离村前举办公益文艺汇演,这些活动是南宁师范大学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